昨天又到了LUCIA小姐我的每月休假日的時間了這一回休假日原本計畫想來去賞很夯的辛夷花
結果氣象預報說會下雨
所以這下只好另想要去哪趴趴走了
而我常說下雨天最好的去處就是博物館,一來有展覽可看,二來相機就不怕臨到雨
前天我正好想到幾個月前與好友有來去參觀故宮南院
不然既然下雨天,我們這次來去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好了,於是我們昨天就開著車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來去參觀啦
好友昨天一度還問我:國立故宮博物院不是不能拍照嗎我就回答好友說:最新參觀資訊是可以拍照
不可以用自拍器及閃光燈
我可是有打聽過才敢排國立故宮博物院這個行程的
好友不免給LUCIA小姐我一個讚,有認真做功課喔
果然是屬愛拍人士是也
話說……國立故宮博物院真的太大了,我依舊還是分個兩篇來介紹啦
而在此說明一下,文章中的展區介紹,僅略略的說明
如果整個詳細簡介說明,文字太多不易看,如果要知道詳細內容,請自行上國立故宮博物院官網看囉
在此小編我先感謝大家來訪啦
國立故宮博物院
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02)2881-2021
106展間 集瓊藻—院藏珍玩精華展
「集瓊藻」是乾隆皇帝所藏一件多寶格的名稱,意指蒐羅眾多珍貴美好的物品。本院所藏珍玩類的文物,包括琺瑯、服飾、文具、漆器、法器、雕刻、多寶格等項,種類紛繁,品質精良,且數量豐富,呈現清宮典藏的重要面向。本展覽以「珍」與「玩」為展覽主軸,「珍」是指材質珍貴稀有、工藝技法高超罕見;「玩」則指造形構思巧妙、製作精到古雅,令賞玩者愛不釋手。
這是一個小又精緻的盒子
偷聽一旁導覽說:這個工很細,幾乎用雕刻師父一生所刻
201、205、207展間 摶泥幻化—中國歷代陶瓷展
陶瓷,是文明的象徵。從採石製泥、拉坯成形、施釉敷彩,至入窯燒成,軟泥轉變成了堅硬的陶瓷,恍如質材幻化。每件作品背後的文化因素,讓造形、釉色和裝飾紋樣呈現出豐富多元的面貌。帝王、監造者、工匠和使用者,共同形塑出時代的風格。陶瓷器吸引人之處,在於它們呼應著淵遠流長的歷史記事脈絡,同時也從窯業發展網絡中反映出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現象。
這是嬰兒的枕頭,我心想:這麼硬怎麼睡啊
201、205、207展間 摶泥幻化—中國歷代陶瓷展
陶瓷,是文明的象徵。從採石製泥、拉坯成形、施釉敷彩,至入窯燒成,軟泥轉變成了堅硬的陶瓷,恍如質材幻化。每件作品背後的文化因素,讓造形、釉色和裝飾紋樣呈現出豐富多元的面貌。帝王、監造者、工匠和使用者,共同形塑出時代的風格。陶瓷器吸引人之處,在於它們呼應著淵遠流長的歷史記事脈絡,同時也從窯業發展網絡中反映出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現象。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陶瓷器,多數承接自清代皇室典藏,再輾轉播遷來台。這些來自北京、熱河和瀋陽三處皇宮的陶瓷器,皆有清楚的典藏號可以追溯出它們原來陳設之所在,形成與其他公私立博物館截然不同的特色。例如:宋以前的陶瓷器,本院收藏不豐,然而卻擁有傲視全世界的宋代名窯、成化鬥彩、盛清的瓷胎畫琺瑯,以及明清各朝的官窯瓷器。
204、206展間 筆有千秋業
書法是漢文化圈特有的藝術,長久以來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蔚成體系,也自然應用在日常生活裏,了無古今的隔閡。有關中國書法從古到今發展的歷程,始終是大家關心的課題,本項展覽即由此出發,揭示其間發展的脈絡。
字寫的真美,我如果寫的字也這麼美,我媽一定感動的不得了
212展間 酉年大吉─畫雞名品特展
今年歲次丁酉,生肖屬雞,因此又稱雞年。
「雞」的發音與「吉」字相近,公雞的「公」與「功」,雞「冠」與「官」,雞「鳴」與「名」又恰是諧音,因此古人常以雞的形象兆示吉慶,也以雞寓意「功名」或「封官進爵」。
210展間 造型與美感-中國繪畫選粹
中國繪畫的發展就宛如一部精彩的交響樂章,藉助人物、花卉翎毛、山水等畫科中的典範風格組成幾項重要主題,並在歷史的脈絡中賦予變奏。
210展間 藝域漫遊-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
距今300多年前,生於義大利米蘭的耶穌會傳教士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來華傳教並取名為「郎世寧」。郎世寧雖以傳教士身分來華,後來卻因其卓越精湛畫藝而成為專職的宮廷畫家,服務於清代康熙(1661-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三朝,長達51年。他的畫風以西方油畫技巧為主,兼融中國傳統繪畫技巧;他的作品開創中國畫壇新視野,因而在異鄉大放異彩。
這個展間可拍的東西真少
延伸閱讀
國立故宮博物院(2)三樓展覽 (請點下面的圖,就可進入)
嘉義故宮南院(請點下面的圖,就可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