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的賞鳥課因為社大公民週的緣故所以停課一週
而剛好我也好久沒有來去台北當代藝術館看展了
於是我就搭著公車來去台北當代藝術館看展覽去了
在上一篇,分享了當我在台北當代藝術館遇到了一大群菲律賓外勞聚集來欣賞菲常態:尋找家園—羅納德•溫杜拿個展
使得昨天的台北當代藝術館整個展館像菜市場般吵雜不休
而當我繼續往二樓欣賞流‧變~鄭麗雲個展時
二樓的展間頓時好安靜喔
非常的有美術館的氣息
喔喔……原來這一大菲律賓外勞對其他的展覽不太有興趣
所以集體搭著遊覽車離開台北當代藝術館了
如此一來看展就可以專心許多了呢
終於從台北當代菜市場變回了台北當代藝術館
接下來小編我依舊歡迎各位往下閱讀賞文、賞圖囉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戶外裝置藝術
戶外的這個帆船的裝置藝術就正是鄭麗雲個展的作品
流‧變~鄭麗雲個展
我常被造物者的力量震懾,並受東方哲學敬天愛地的思想影響,面對大自然,我感覺到人的渺小,也學到必須無私、包容與付出。
我創作的主軸是地、氣、水、火─住在紐約經常看到大海,使我對海洋依戀,也引生了我對彼岸的思念…;在歐洲與美國見過的高山,不論稜線或山的結構,都是我想要讚嘆的;天空大氣的變化萬千,火焰的絢麗光明,以及蘊藏其後的大自然能量,都讓我敬仰不已…。----鄭麗雲
鄭麗雲長期旅居美國大城,矢志闖蕩國際藝壇,但也經常往返家鄉臺灣,關注國內社會發展;表面看來,她在美國和臺灣的兩個「家」之間來回移動,但她認為,人生如同一趟無止境的旅程,除了棲身地點的改變,更重大的體驗和收穫,毋寧是外部環境的覺知和個人身心的成長,以及兩者之間複雜難料的交互作用。【流‧變─鄭麗雲個展】,透過多元的作品表達形式和美學展示手法,具現了鄭麗雲個人獨特的生命經驗,也反映了她對於人生哲學的某種領悟。
本展的作品鋪陳,從設置於當代館廣場的兩件裝置新作開始,引領觀眾窺探其多樣的藝術風貌和豐富的生命感受。整個展覽包括四個主題架構:花與女人的連結、山與水的對話、裝置藝術的延伸、現成物的轉用等。展出作品形式包括:平面繪畫、立體雕塑、空間裝置、影音劇場、乃至於文創設計應用等。本次個展,鄭麗雲旨在展示新作,作品呈現及展覽規劃,也相當用心地呼應了當代館的空間環境,但從某方面看來,本展的內容也鋪陳了藝術家出道三十年來,不同階段的心路歷程和藝術發展脈絡,以及貫串在作品綽約「流‧變」的風貌之下,一股堅毅不撓的女性主義精神。
〈尊〉
〈峻〉
〈牡丹 IV〉
牡丹向來被視為花中之王,取其花色艷麗,冠絕群華的姿容,象徵雍容華貴與繁盈昌盛,此次展出數件不同花卉畫作,而特意在入口處以花樣盛開的〈牡丹 IV〉為首,除了呼應「花王」意涵,也寓意了本展對女性主義精神的彰揚。
〈無眠夜〉
在這12件造形簡約素樸、高達50公分的陶瓷作品中,藝術家以其擅長的線性刻繪手法結合釉藥色彩,將銀波蕩漾、萬頃無邊的海洋意象,化約再現於一個個陶瓷碗缸的內外層,碗缸胚體和水紋圖像的內外結合,除了巧妙呈現出無往不復、律動無窮的視覺特質,陣列集結成空間裝置的整體氣勢,則適足以詮釋道家「大象無形,有容乃大」的哲想概念。
《引徑》系列
《引徑》系列包括16件作品,在回收的木酒箱上直接繪畫而成的,是藝術家自2015年開始的實驗性創作。她將國外不同酒廠封裝葡萄酒的木箱打平,以箱板取代繪畫創作的畫布,遇到木板上原先烙印的相關文字或圖像訊息,如:酒名、品牌、年份、容量、瓶數、箭頭標記等,或使之與其畫面和諧交融,成為圖像中的表現元素,或刻意予以原樣保留,展現圖畫/符號/文字並存對話的另一種普普風味。
《引徑》系列,指涉了在地化與全球化、載體與內容之間不同的連結機制:箱子裡封裝的一瓶瓶紅酒,以及木箱上的各種圖像/文字訊息,所標榜的就是某些「在地」的特色或文化,也代表了一種品牌的驕傲或自信;規則是,愈是有在地風味和自我特色的產品,愈有跨海行銷搶攻全球市場的可能。鄭麗雲在不同產地和品牌的酒箱上,分別畫出了醉人的紅海、清醒的藍海、激情的火海、迷濛的灰海、以及絢麗的天光海色…等不同景觀,讓原本規格化的包裝物,以各具特色的形貌來詮釋它們之所以跨海而來或飄洋而去的緣由。
《盛花系列》
鄭麗雲身為女性且深受歐美「女性主義藝術」思潮的洗禮,愛花惜花的她,以自己的主觀認知和創作直覺,刻繪不同花朵獨特的生命樣態和象徵意義,並藉由此作品系列向歷來為女權運動發聲的女性藝術家們致敬。她以花喻解人生,從萌芽、盛開到凋萎的過程,印證人類生命循環的倫常;此系列透過16幅不同品種樣式的藝術花朵,各自明媚開展而齊聚一堂展出,鋪陳了個體對生命之價值意義的不同探索與追求。
〈三色堇III〉
鄭麗雲創作的三色菫花朵,以簡潔有力之形,呈現柔美又獨特的女性魅力,背後的抽象意念,則在於詮釋當代女性藝術家對於身/心/靈各方面的自由追尋。
《野薑花》系列
清香潔白的野薑花,幽幽地在水邊、山澗、和野地裡生長、開花,花季時節,乍看如眾多蝴蝶翩翩穿梭在葉稍,也因此又名「蝴蝶花」。鄭麗雲說:「在臺灣長大的我,對於大自然懷抱著一種深刻的親密感,兒時溪邊的野薑花,最讓我不能忘懷。」但鄭麗雲的《野薑花》系列,有花而無葉,花開花落的情節並非在鄉土綠野中演出,而是以煙波流動的藍色海面為舞台,營造的毋寧是一種超現實的語境,野薑花與海的對話和陣列組合,從單數的行動擴展到一種群聚的運動,隱約也象徵了現代女性追求自由、展現自我主體意識的成長趨勢。
〈無涯〉& 水-服裝
〈爍〉& 火-服裝
〈仲夏晨光〉& 地-服裝
五件原創的巨幅畫作,透過地、氣、水、火四個主題的詮釋和鋪陳,具現了藝術家壯闊無垠的宇宙觀和想像力,而一種無限擴展的震人氣勢,也打破了展場空間的有形限制。這是鄭麗雲藝術生命中,最具代表性的宇宙系列作品,進入這個展間的人,除了感覺自身突然變得渺小,內心也會對宇宙自然重生一種敬畏之情。
地、氣、水、火,是希臘時代以來,西方宇宙論中構成萬物的四個主要元素(東方的陰陽五行論,則是以金、木、水、火、土為主要元素),此雖為西方的主題,但鄭麗雲試圖以東方的精神和個人的生活體驗加以詮釋表達。她從中國書畫及西方油畫的根基出發而加以融合變化,將充滿東方美學「玄」、「寂」的意象,以及西方繪畫的光色印象與時間的概念,應用於「刻畫呈現」本身其實是一種抽象概念而不是具象風景的四大元素,讓它們各自以一種無常形而能被看見、可以被覺知和感動的樣態顯現在觀眾眼前,同時讓這四種元素/四種意象,以彼此照應/環場對話的空間佈局,將觀者攏聚、包圍在它們之中,進行一種從視覺到心靈、從存有的當下、此刻的認知到無窮宇宙觀想的藝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