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98A7925.JPG

這週二12/17休假日這天,好友一起又搭著高鐵來去趴趴走7.gif這次我們一起來到了嘉義19.gif那天上午我們在太平雲梯這裡待到了快中午圖19.gif中午我們就在太平老街內雲境山城餐廳用餐後圖19.gif然後我們又去了有著日式建築群檜意森活村圖19.gif接下來來到了此回最後一個景點:故宮南院m243.gif上一篇隨手分享了故宮南院外觀篇圖19.gif這一篇來分享所有特展1.gif此次來故宮南院看到了一個法國來的面具特展,讓我很訝異01_gAX659HWdSZq.gif巨大又重沉沉的面具,一張臉怎麼承受得住emo4.gif這真的讓我百思不解emo51.gif後來看到珍藏影片介紹圖19.gif發現真的是帶在人的臉上,而且居然還可以跳舞圖19.gif太驚人了1380803136-506245719.gif好了,不多說了,接下來就歡迎您賞文、賞圖啦monkey%20(106).gif

 

故宮南院 010%20(7).gif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電話:05-3620777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面具精品展home018.gif

 

本展展出來自非洲、亞洲、美洲與大洋洲四大洲具代表性的百件面具。

 

部份面具已有悠久的歷史,有些面具則為近代製作,皆顯示出面具在四大洲的傳統社會中持續被使用,並且備受珍視

 

B98A7924.JPG

 

B98A7925.JPG

 

納汪塔泰水精靈面具(非洲)39.gif

布瓦族 / 布吉納法索 / 早於1965 / 木材 /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

布吉納法索南部的布瓦族中,鐵匠兼雕刻師會創作斧型面具來體現生機力量,依據「多」(Do)信仰傳統,叢林間的超自然事物藉此有了生命。納汪塔泰水精靈面具的幾何紋飾中隱含象徵意義,內藏豐富多樣的動物圖像,藉此召喚大氣與水中的精靈。這些圖像紋樣是一種通訊系統,可說是精靈的語言,傳達各種規則和禁令;其中,三角形代表羚羊,交錯的方格則意指知識和無知。

 

B98A7873.jpg

 

尼佐普面具(非洲)39.gif

班岡泰.喀麥隆 / 早於1934 / 木材 / 亨利拉布雷踏查採集 /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

喀麥隆西部的草原地帶包含許多佛(Fo)王國,轄下共享一種社會政治結構,就是牡杆(Mkem)祕密會所。每當舉辦葬禮或慶祝戰勝時,滿姜(Manjong)會所的成員就會配戴尼佐普面具。這些秘密會所以年齡組為分野,並專職作戰。以往會所的編制由戰士小屋組成,目的是訓練少男的作戰能力;今日則偏重公共勞動事務。這些面具的出動時機,是在充滿玩鬧氣氛的模擬戰鬥裡,因此不具宗教意涵。

 

B98A7880.jpg

 

契瓦拉頂飾面具(非洲)39.gif

巴馬那族 / 馬利 / 早於1964 / 木材 /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

第五級的年齡組織稱為「契瓦拉」(Ciwara),就像務農的兄弟會,在教導耕作原理的同時,也激發團結勞動的向心力。面具總是成對展示,男女必定一組,分別代表太陽與土地,以及生育和播種的類比。這些頂飾上的波峰是基本的幾何形式和抽象自然主義的結合,呈現為身懷絕技的混種生物,堪為農人表率。造型取自土豚或食蟻獸,表示迅捷有力;羚羊,在神話中由莫索寇柔尼所生,她養育人類並傳授了耕地的技術;以及全身鱗片的食蟻獸,催發植物在地底生長。

 

B98A7885.jpg

 

寇葛面具(非洲)39.gif

丹族 / 象牙海岸 / 木材 /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

寇葛面具能為村落驅離巫師,以及淨化道路。面具的五官粗大駭人,看了令人不安,但一舉一動卻是為了重新調和聚落,使它成為一種善靈。

 

B98A7895.jpg

 

胡杜科面具(大洋洲)39.gif

巴豪族或布桑族 / 東加里曼丹省(婆羅洲),印尼 二十世紀 / 彩繪木材(輕材質)、工業顏料、藤莖 / 先前為巴比爾穆勒博物館之館藏 / 法國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

胡杜科源起於婆羅洲的達雅族。胡杜科面具結合了亮彩裝飾、精工細緻的蔓藤花紋,風格極度強烈,其彩色裝飾風格源自砂勞越地區的肯雅族克耶族文化,為巴豪-布桑族所從屬之文化。胡杜科面具兼具獸形與人形特徵,雖強調兇殘獸性的一面,但設計其實除了旨在威嚇,也為了安撫人心,引起觀者的畏懼之餘,也激起敬意、愉悅之情。 戴上胡杜科面具跳舞,目的是為了驅走可能妨害作物生長的惡靈,以求土地饒沃,保障村莊土地及人民的安危,喜迎耕種豐收,子嗣延續不絕。

 

B98A7901.jpg

 

卡瓦特面具(大洋洲)39.gif

拜寧族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印有紅色及黑色彩繪的樹皮布 / 法國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

在加澤爾半島的山區,,會於夜間舉行年輕男子成年禮之啟始儀式,同時會有壯觀的面具舞。製作面具的過程是傳承工藝技巧、學習繪飾圖案象徵內涵的神聖時刻,全程嚴禁女性介入。面具的圖樣可能取自蕨類植物的葉子,鳥類、毛毛蟲、蛇、蜘蛛的造型特徵也是入畫題材。卡瓦特面具以藤莖為框架,彩繪圖案取自動植物特徵,其最顯眼的特色是,以錘平的樹皮製成的臉上繪有同心圓狀的大眼,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

 

B98A7910.jpg

 

薯蕷面具(大洋洲)39.gif

阿巴蘭族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編織工藝、紅褐色、黑色及白色彩繪顏料、貝殼 / 法國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

薯蕷是塞皮克河流域阿巴蘭族的主要農作物,為該地區的主食。成年男性爭相種植這種根莖作物,為的是收穫體型最長的薯蕷,以證明自己的地位,因此薯蕷儼然成為交易與競爭網絡的核心。體型大的薯蕷經收割後,會搭配以植物莖葉編織的特製面具,並以羽毛、貝殼、蝸牛殼、色彩鮮艷的水果等加以裝飾,再一起展示。 在儀式慶典上,薯蕷面具連結了薯蕷傳統及氏族祖先,薯蕷也會陳列在祖靈屋前,代表製作面具的男子所沿襲姓名的祖先。

 

B98A7903.jpg

 

B98A7902.jpg

 

面具(美洲)39.gif

美國華盛頓州,印地安馬卡族 / 彩繪木材 /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

從阿拉斯加到華盛頓州,美國西北岸的面具是特林吉特和馬卡原住民文化連續體的一部分;他們與鄰近的海達族、夸裘圖族及欽西安族擁有相似的「誇富宴」文化。這種奢華的儀式旨在慶祝重大的事件,並展現氏族的財富和力量,於是催生了大量的珍貴藝術品。這些在誇富宴戲劇表演上穿戴的面具,象徵著先祖曾遇見的靈魂,並提醒族人這些超自然的存在賜與他們的權利,抑或與哺乳類、鳥類或魚類的遭遇中習得的智慧。 尼亞灣的馬卡族人用特林吉特人的臉龐或雷鳥面具的形象,呈現這些獸形或人形的存在,同時敘說氏族歷史史中重要人物的傳奇。

 

B98A7919.jpg

 

面具(美洲)39.gif

格雷羅州.墨西哥 / 漆木、牙齒、鬃毛、獸皮

在中美洲的嘉年華傳統中,動物面具相當常見,其靈感來自前哥倫布時期,也參考了歐洲的前例。這一系列的老虎面具令人聯想到美洲豹的形象,前哥倫布時期的人們將之視為生殖繁衍的象徵。這些面具早至 1631 年即開始使用,且被端上德關舞的舞台。在舞蹈的最後老虎將被殺死,象徵著人們戰勝了森林世界中的野性。在格雷羅州,人們運用稱為拉亞多(rayado)的紋刻工法來製作這些面具,將兩層顏色相異的亮漆疊加在一起,再將其中一層的部分刮除,以突出的黑色色塊形塑鳥或兔子的主題。

 

B98A7918.jpg

 

別山臺戲面具(亞洲)39.gif

南韓楊州市 / 混凝紙漿、紡織品、纖維、彩繪顏料 /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

南韓楊州村裡的別山臺戲共有二十個角色,飾演上層社會的成員,並譴責其缺失。每個角色的面具都漆上了明亮的色彩,且在五官上有明顯的怪異之處。這張上有紅點的蒼白臉蛋呈現的是「小巫」,一位年輕舞者和藝伎;她激起了老僧的慾望,使他和徒弟浪蕩子之間頓生齟齬。

 

B98A7923.jpg

 

驅魔面具(亞洲)39.gif

斯里蘭卡 / 20 世紀前半 / 彩繪木材、毛皮、植物纖維、陶瓷、貝殼、皮革、金屬線 /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

在斯里蘭卡,有種用來治癒病人的驅魔儀式稱為桑尼雅庫瑪(Sanni Yakuma)。儀式通常在黃昏舉行,人們戴著雙眼因高燒而瞪大、眼角膜發黃的面具,在瘋狂的舞蹈中模仿著瘟疫本身。 透過奇異的外觀及舞蹈形式,這些面具意圖將散播疾病的惡靈擬人化。您眼前的這個面具可能是德瓦桑尼亞(Deva Sanniya),象徵天花、霍亂和其他傳染病,抑或是寇拉桑尼亞(Kola Sanniya)––所有惡靈的首領,兩者皆有巨大的獠牙。

 

B98A7921.jpg

 

以下還有很多很特別的面具5.gif

 

B98A7922.jpg

 

B98A7920.jpg

 

B98A7872.jpg

 

B98A7874.jpg

 

B98A7875.jpg

 

B98A7876.jpg

 

B98A7878.jpg

 

B98A7877.jpg

 

B98A7879.jpg

 

B98A7883.jpg

 

B98A7882.jpg

 

B98A7884.jpg

 

B98A7886.jpg

 

B98A7887.jpg

 

B98A7888.jpg

 

B98A7889.jpg

 

B98A7890.jpg

 

B98A7891.jpg

 

B98A7892.jpg

 

B98A7893.jpg

 

B98A7896.jpg

 

B98A7897.jpg

 

B98A7898.jpg

 

B98A7898.jpg B98A7899.jpg

 

B98A7900.jpg

 

B98A7904.jpg

 

B98A7905.jpg

 

B98A7906.jpg

 

B98A7907.jpg

 

B98A7908.jpg

 

B98A7909.jpg

 

 

B98A7911.jpg

 

B98A7912.jpg

 

B98A7913.jpg

 

B98A7914.jpg

 

B98A7915.jpg

 

B98A7916.jpg

 

B98A7917.jpg

 

薩瓦蒂泰─故宮泰文化特展home018.gif

 

本次展覽,嘗試由臺灣民眾較為熟悉的故宮院藏史料出發,回顧泰國在大陸東南亞的多元族群與文化激盪下,於精神信仰及藝術上所展露的傳統特色。接著,引領觀眾進一步思考在全球化的當代,泰文明在接納異質性的日常實踐中,數百年來如何演變創新風貌,而「泰文化」又將如何被定義。透過其與世界的交流與對話,省思同為海陸樞紐位置的臺灣,面對多元文化移入的態度與共榮發展的可能。

B98A7854.jpg

 

B98A7855.jpg

 

清 道光朝  暹羅國金葉表文及螺鈿漆盒 39.gif

暹羅王國的外交關係多建立於貿易目的之上,並時以國書做為主要交流形式。本件黃金國書的外盒,是以傳自阿瑜陀耶時期的珍珠母貝鑲嵌漆器工藝,製作出蓮花苞紋,並加上稻穗、花朵等裝飾;泰國螺鈿漆器主要用於皇家物品,如曼谷大皇宮內的玉佛寺門板便為螺鈿工藝的經典之作。

 

B98A7856.jpg

 

泰國 15-16世紀   青釉人物、動物、小罐等  素可泰 西撒查納萊窯 39.gif

泰國外銷陶瓷分布於十四至十六世紀亞洲數個陸地或沉船遺址。推測因中國陶瓷供應短缺,或泰國商港繁榮積極爭取等原因,其陶瓷產品躍上亞洲海上貿易舞台,成為外銷新星,於十五世紀左右達到顛峰。

 

B98A7857.jpg

 

B98A7869.jpg

 

B98A7868.jpg

 

B98A7867.jpg

 

B98A7865.jpg

 

B98A7864.jpg

 

B98A7862.jpg

 

B98A7861.jpg

 

B98A7859.jpg

 

B98A7860.jpg

 

清代肉形石展home018.gif

 

長5.73公分,寬6.6公分,厚5.3公分

 

看起來鮮嫩多汁、香氣四溢的肉形石,是由堅硬的玉髓類碧石製成。石材本身具有的層疊紋理,讓人聯想到豐厚肥美的五花肉。工匠利用這一特徵,由上至下,染上由深到淺的褐色,達到如醬油深滷的色澤。更為突出的是,工匠在頂面加上無數細小的凹點,除了造成毛細孔的視覺效果,更將堅硬的石材轉化為東坡肉剛起鍋時,表皮既鬆軟又富彈性的膠質感。通過視覺完美傳達色、香、味的肉形石,凝結了傳統烹飪文化的精粹,也喚起心中的美味記憶!

 

B98A7871.JPG

 

B98A7870.jpg

 

芳茗遠播特展home018.gif

 

B98A7823.jpg

 

B98A7827.jpg

 

B98A7828.jpg

 

B98A7824.jpg

 

B98A7825.jpg

 

B98A7826.jpg

 

B98A7829.jpg

 

B98A7830.jpg

 

B98A7831.jpg

 

B98A7832.jpg

 

B98A7833.jpg

 

B98A7834.jpg

 

B98A7835.jpg

 

B98A7836.jpg

 

B98A7837.jpg

 

B98A7838.jpg

 

B98A7839.jpg

 

B98A7841.jpg

 

B98A7842.jpg

 

B98A7843.jpg

 

B98A7819.jpg

 

B98A7818.jpg

 

B98A7844.jpg

 

B98A7848.jpg

 

B98A7849.jpg

 

B98A7847.jpg

 

B98A7851.jpg

 

B98A7852.JPG

 

B98A7853.jpg

 

B98A7845.jpg

 

B98A7840.jpg

 

B98A7846.jpg

 

穿上亞洲-織物的交流與想像特展home018.gif

 

本展覽以院藏亞洲織品服飾,包括中國、日本等東亞文化圈;以及印度、印尼等南亞、東南亞文化圈的織物,規劃「千絲─精湛織繡的東亞」、「躍動─繽紛繪染的南亞及東南亞」、「流轉—紋飾技藝的跨域與影響」等三個單元,介紹不同文化圈的織物及服飾特 色,並進一步探討貿易交流下織物的跨域交流與想像。另設一教育推廣區域展出「華布—亞洲織物常見的裝飾技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織物技法。

B98A7821.JPG

 

B98A7790.jpg

 

B98A7792.jpg

 

B98A7793.jpg

 

B98A7794.jpg

 

B98A7795.jpg

 

B98A7796.jpg

 

B98A7797.jpg

 

B98A7798.jpg

 

B98A7800.jpg

 

B98A7802.jpg

 

B98A7803.jpg

 

B98A7804.jpg

 

B98A7806.jpg

 

B98A7807.jpg

 

B98A7808.jpg

 

B98A7809.jpg

 

B98A7810.jpg

 

B98A7811.jpg

 

B98A7812.jpg

 

B98A7813.jpg

 

B98A7814.jpg

 

B98A7815.jpg

 

B98A7816.jpg

 

B98A7820.jpg

 

B98A7822.jpg

 

蔡牽與王得祿特展home018.gif

 

蔡牽17611809),福建同安人,出身寒微,乾隆六十年(1795)間入海,靠重整閩浙海域鳳尾、水澳兩幫海上勢力,以及接收安南艇匪殘餘勢力,迅速崛起;進而從嘉慶二年(1797)還不甚著名,到嘉慶五年(1800)已躍升為福建洋面唯一擁有三十餘隻船的大集團。清代檔案記載:身材矮小,面色黃瘦,在太陽穴有刀傷疤痕,身著蕉布短衫,青紗褲子,花綢巾包頭,手戴金鐲,赤腳穿鞋,賊眾乎為「大老板」,也有稱為「大出海」的蔡牽,勢力北竄山東,南往粵洋、安南。除在閩浙及兩廣沿海劫船越貨、限制航道、收取「出洋稅」,與香港的張保仔相互支援、呼應外,又曾稱霸臺灣海峽,在鹿耳門、噶瑪蘭建立據點。


    王得祿(1770-1842),嘉義人,武生出身,是清代臺灣籍最高武將。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時,募勇解諸羅城圍而崛起;嘉慶年間除參與護送冊封琉球國王特使外,也加入追剿東南海盜行列。自投身水師後,長期與蔡牽交戰,一路由千總、守備、遊擊、副將、總兵,而後替補追緝蔡牽而殉難的李長庚17521807),晉升為從一品浙江提督。自清嘉慶三年(1798)嘉慶皇帝點名要對蔡牽「緝拿務獲」,就啟發了兩個不同出身,不同陣營的蔡牽與王得祿的關連。期間蔡牽繼嘉慶八年(1803)首次攻擾臺灣後,接續進犯鹿港,進泊鹿耳門。嘉慶十年(1805),攻佔滬尾(今天新北市淡水區),自稱「鎮海威武王」。嘉慶十一年(1806)進據洲仔尾(今臺南市永康區),遭遇金門總兵許松年、澎湖水師副將王得祿率軍趕至,遂轉而據守噶瑪蘭(今宜蘭),但再受王得祿追擊,才離開臺灣,退回閩浙洋面。隔年嘉慶十二年1807)十二月,由於受命專捕蔡牽的浙江提督李長庚被蔡牽狙殺,職務轉由王得祿接續,正式進入了蔡牽與王得祿的對決局面。
    嘉慶十四年(1809)接任福建水師提督的王得祿與浙江提督邱良功,在浙江台州漁山外洋合兵圍攻,蔡牽以銀元替代用盡的彈丸。王得祿中砲受傷,但仍下令以坐船衝撞蔡牽船舵,最後船覆,蔡牽落海身亡。一代海上梟雄雖然殞落了,但也造成了清廷改變臺灣軍事佈署與海口防務。蔡牽與王得祿的海上對決,展現十九世紀初臺灣沿海的治理;也由於蔡牽的跳粱海上,才有日後王得祿的功業彪炳,讓王得祿得有機會由千總起身,歷經嘉慶、道光朝,從賞封二等子爵到追封伯爵,而後太子少保到追贈太子太師銜的晉升歷程。

 

B98A7781.jpg

 

B98A7782.JPG

 

B98A7788.jpg

 

B98A7789.JPG

 

B98A7786.jpg

 

B98A7787.jpg

 

B98A7791.jpg

 

B98A7784.jpg

 

B98A7783.jpg

 

B98A778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C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