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到了LUCIA小姐我的每月休假日的時間這一回休假日因為我感冒未痊癒的狀況下
整個人懶洋洋的
實在沒太多體力去太遠,雖然是搭車不需要走路,但是後來想想還是就近來去趴趴走好了
這星期三那天一早我們去參觀完了林安泰古厝之後,中午在明水然鐵板燒享用了活跳跳的波士頓龍蝦之後
接下來我和好友就一起到中正紀念堂參觀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
剛好9/19那天是展期的最後一天
展場裡人山人海的
整個展場似乎都沒控制入場人數
整個會場擠得滿滿的人潮,亂哄哄的,根本無法好好欣賞珍藏
既然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已經結束了
我們那天也這麼認真拍攝
我還是分享出來一下吧
那天天空好藍,白雲都不見了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
展覽期間: 2018/7/4 - 9/19
入場時間: 10:00-18:00 (17:30停止售票)
展覽地點: 中正紀念堂第二, 三展廳
展覽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這座名列英國倫敦「必遊景點」的超人氣博物館,每年有來自全球各地約550萬名遊客造訪。「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首次展開海外巡迴,首站在日本即創下30萬人觀展紀錄,從東京開始至新加坡,台灣為亞洲第三站。此次展出的227件珍品皆是精心挑選,不僅是英國國家級藏品,更具全球科學意義及自然歷史定位。也因為這些展品極其珍貴,展覽現場的環境溫濕度控制、策畫、展佈,皆由英國「自然史博物館」人員親自來台精準掌控,每個環節都謹慎小心的一再測試,才能將展品最好的狀態呈現在台灣觀眾面前。「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展出的展品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植物、地質、古生物、礦物等珍貴寶物,每一個展品背後都述說著一段精彩的求知探索故事,透過前人的知識與想像力,解開過去物種生存與滅絕的奧秘,藉此告知人們應該重視大自然,並學習保護面對地球的未來。
努比亞長頸鹿
亞歷山大鳥翼蝶
巨三葉蟲
龍膽石斑魚
恐龍爪子
型似烏賊的動物化石(古箭烏賊)
南美蜂鳥箱
這件南美蜂鳥箱,由鳥類專家約翰 · 古爾德( John Gould)製作,於萬國博覽會實在倫敦動物園展出。來自異國的鳥類標本,讓當時的民眾感到好奇,因此吸引了遊客的注意力,造成轟動。
陶獅
這隻獅子原本裝在自然史博物館屋頂的矮牆,直到1980年代被新的複製品取代。
紐西蘭、更新世/全新世,大約500年前歐文爵士利用傑出的解剖學家技巧,辨識出此種來自紐西蘭的絕種巨型鳥類,並透過研究此種生物的單片骨骸,以及細心比較了此種生物與其他14種物種的骨骸,包括人類、袋鼠與巨龜,而正確推測出此骨骸是屬於一種不會飛行的絕種巨型鳥類。四年後,有更多骨頭出土時,科學界都對歐文爵士當初的正確推論大感驚奇。
這本《博物誌》是自然歷史博物館中最古老的圖書館藏書。
年青魚龍
南方鶴駝
產地位於亞達伯拉的這隻象龜死亡時大約有兩百歲,是史上紀錄最長壽的象龜。此標本是法國探險家Marion de Fresne帶到模里西斯的五隻象龜之一,這些象龜可能是來自距離模里西斯北方1500公里的塞席爾。這一隻象龜是在1918年摔到井裡後不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