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二又到了Lucia小姐我的每月的休假日這一回我和好友一起搭著高鐵來到了嘉義趴趴走
而我們來到嘉義的第一站先去到了故宮南院
然而因為我們在故宮南院內看展看的太入迷了
一下忘了要去搭台灣好行巴士的時間
而錯過了台灣好行
偏偏這個故宮南院又是鄉下地方,公車與客運都很久才會來
就連要搭計程車
一台計程車都攔不到
結果只好拜託遊客中心幫我們叫車
沒一會兒,計程車來了
我們就搭車前往下一個景點囉
而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就是我們所要去的下一個景點
而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這個景點,我大約在3年前有跟賞鳥班的師生來這裡玩過
而事隔多年,舊地重遊,發現這裡遊客變的好少
就連園區裡的工作人員也變得少少的幾個人
記得多年前來這裡旅遊時,整個園區都是人
就連園區外都有攤販在做生意
這星期二來到這,園區裡裡外外只有冷清可以形容
而我那天當導遊帶著好友四處拍拍
我憑著之前來過這的印象帶路
還好沒把好友帶迷路,我的認路功力在這時進步了不少呢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5-1號、45-2號
05-7810832
門票:100元(可以抵50元消費)
嘉義新港是台灣交趾陶重鎮,國內幾乎90%以上的交趾陶師傅出自這裡。師承已故國寶大師林再興的交趾陶藝術家陳忠正,眼見國內廟宇剪黏交趾陶的人才逐漸流失,加上時代轉變,願意投身學習交趾陶創作的人也愈來愈少,為了延續交趾陶剪黏工藝及分享廟宇文化與美的知識,他將文化創意導入傳統交趾陶中,在新港的綠意稻田中,築起夢想,成立板陶窯。
「交趾陶」名稱緣起於17世紀的低溫彩釉軟陶,貿易商人將原產於中國嶺南的鮮豔陶瓷器皿運送到日本長崎平戶,當時日本茶道盛行,這些色彩鮮豔的器皿因此受到茶道人士的喜愛;而中國嶺南一帶古時被喚為「交趾」,這裡燒製出的陶瓷就被稱為「交趾燒」。
清末道光年間交趾陶傳入台灣,當時最有名的本土交趾陶師傅葉王,就是嘉義人。被尊稱為「台灣交趾陶之父」的葉王,致力推廣這門傳統工藝,並將它發揚光大,因此「交趾陶」又被稱為「嘉義燒」,嘉義也成了台灣交趾陶的發祥地。
門口有種雞蛋花
整個園區隨處可見可愛的「交趾陶」公仔
交趾剪黏工藝館
商品部
園區外的社區也可以去逛逛
我也來牽牛
延伸閱讀:
嘉義故宮南院 (請點下面的圖,就可進入)
頂菜園鄉土館 (請點下面的圖,就可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