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星期天,我早上還是先來去參加教會的第一堂主日聚會參加完主日聚會之後,我就想來去捷運西門站附近的Uniqlo買件衣服去
然而,也想來去位在西門町鬧區附近的一家日藥本舖的門市逛逛去
這一家日藥本舖是今年6月在西門鬧區這裡新開幕的分店
而日藥本舖其實就是日系的藥妝店
而這家日藥本舖其實在台北市開了很多家分店
而這家分店之所以吸引我想來逛……是因為我看了格友所分享位在這家門市4樓的日藥本舖博物館
覺得好像蠻有意思的
而且交通也算方便,搭公車或捷運都可以到附近,只要走一小段路就到了
於是我昨天就來這個日藥本舖博物館逛逛啦
日藥本舖博物館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83號4F
電話︰(02)2311-0928
星期一至星期日下午14:00~晚上21:00,目前免費開放
日藥本舖坐落於這棟百年巴洛克式建築中
1~4樓均有日藥本舖的賣場
博物館位在4樓
日藥本舖博物館更以「1961幸福昭和年代博物館」為設計主軸
打造了當時代9間不同的特色商店屋
博物館的展場面積不大,可以說是相當的迷你
假日這個博物館,幾乎都被人群擠爆了
U虎神社
神社是神道的信仰中心,日本人的精神圖騰。神社雖起源甚早,但該宗教建築的真正深殖民心與發揚,應該是19世紀中的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在每年的新年亦會到神社參拜,透過捐獻、祈求和求籤等途徑希望在新的一年吉祥。除此之外,在重要的時刻,如相親、考試、懷孕等,日本人亦會到神社購買相對的守護符以求平安。而在不同的節日,如夏祭,人們亦會神社舉行祭禮。
西式的藥局【松本藥局】
松本藥局裡還有個仁丹小故事~在日本藥房裡『仁丹』是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良藥。仁丹於1905年上市,是一種口服成藥,藥品形狀很像微小的珍珠,直徑約2公釐,味道清涼,有提神醒腦、消毒殺菌的功效。日本人(森下博)在1895年甲午戰爭,因清朝割讓台灣,故隨軍隊來台駐守,在台期間發現,台灣人會含著一種清涼的藥丸,而且可能由於此故降低了感染疾病的機會。回日本後結合當時藥學權威千葉藥專的(三輪德寬)與(井上善次郎)博士協同開發,完成了仁丹的配方,並註冊大禮服為藥品商標。仁丹在當時有如萬靈藥,所以有人譽之為『日本的阿斯匹林』,也有人誇稱為『神丹』。
之前去日本逛藥妝店,看到這隻小象,就超愛的啦
東方的中藥店【大峰堂漢方藥】
1968年設立的大峰堂漢方藥,是一間主傳三代的中藥舖。創辦人早年前往中國習得中醫藥醫學知識,並發願以濟世救人為基礎開設本堂,對於貧苦家庭看診、捉藥不予收費。該堂主要販售人參、鹿茸等高級藥材,也有看診捉藥服務。
一間小小的【昭和診療室】
外頭就停放著一輛偉士牌老機車,是以前醫生出門外診的代步工具
ナカムラ堂美妝舖
美妝舖通常會有部分西藥並存於一個店家,也稱為藥妝店。
展覽室
靜岡チャホ
茶文化在公元9世紀時跟隨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並在日本得以傳承及發展。日本文化亦對泡茶非常講究,喝茶之道成為日本傳統中的重要禮儀。
日本製茶方式來源於中國唐代,和現在中國的製茶方式不同,將採摘的茶葉蒸氣殺青,然後乾製碾碎,製成綠茶末抹茶飲用。由於茶末表面積大,具有較大的表面張力,容易在水面漂浮,因此泡製時必須用竹子特製的茶帚攪拌,使其沉入水中,然後用竹舀將茶液舀出飲用。由於泡製茶葉的手續比較複雜,逐漸演化出一整套儀式,形成日本茶道的各個流派。日本人喝的茶,除了綠茶為主的煎茶,還有混入炒香了的玄米與綠茶配搭而成的玄米茶,以及混和了小麥的麥茶。
這裡有免費的麥茶(玄米茶)提供試喝
U虎ゆや
利用溫泉泡湯的好處很多,《水經注》提到溫泉可治病,如「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四十日後,身中百病癒」。唐太宗晚年寫《湯泉賦》:「每濯患於斯源,不移時而獲損」。
駄菓子屋
以前販店生活用品和糖果玩具的小店。
逛完時,天氣實在太熱了,來去成都楊桃冰吃一碗楊桃冰囉
西門站附近新的電玩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