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星期天,JO小姐我參加完主日聚會結束後要來去台北車站附近幫偶滴媽媽買一些用品
而當我來到台北車站這附近正要去買東西的時候
剛巧經過了國立臺灣博物館的門口,看到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門口的文宣彩虹與蜻蜓~泰雅服飾與排灣琉璃珠的對話特展
然後當下這個善變的JO小姐就決定不然先來去國立臺灣博物館看這個彩虹與蜻蜓~泰雅服飾與排灣琉璃珠的對話特展好了
然後再來去買東西囉
這一回的這個彩虹與蜻蜓~泰雅服飾與排灣琉璃珠的對話特展所展出的展覽品真的很多、很豐富喔
我喔...拍到都手軟了
還用光了一顆電池的電力呢
真的是很值得來看的展覽
真是可說是俗又大碗,門票才20元,就可以看好多展覽
不過這回的特展裡,有個是某宗教的特展,偶是沒興趣
所以沒去看
我光是欣賞“彩虹與蜻蜓-泰雅服飾與排灣琉璃珠的對話特展”就花了很多的時間呢
接下來ㄌㄟ!這一篇JO小姐我就先來介紹泰雅服飾特展的部分囉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北市中正區10046襄陽路2號
(02)2382-2566
彩虹與蜻蜓-泰雅服飾與排灣琉璃珠的對話特展
此展以臺灣南、北兩大族群:泰雅族及排灣族傳統上著稱的織品(泰雅)、琉璃珠(排灣)工藝為主題,展出臺博館典藏的尤瑪.達陸泰雅族群織品、施秀菊的排灣族琉璃珠作品,並融合館藏傳統文物,透過「生命經驗的文化傳承」呈現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使觀眾進一步認識原住民當代工藝的特色與內涵,及原民文化的新力量。
尤瑪.達陸的泰雅族群織品、施秀菊的排灣族琉璃珠作品可說是原住民「傳統工藝復振與文創」潮流的代表,同時也開創了原住民部落工作的另一種當代典範,堪稱為當代原住民工藝傳承的重要推手。她們的當代作品與臺博館典藏的相關傳統文物構成更完整的組合,反映了原住民百年來的社會文化、工藝變遷與延續的圖像。
泰雅族編織精品流落世界各國,泰雅族織女尤瑪‧達陸廿多年來,從台灣博物館追到日本、加拿大、英國、德國等地的博物館,找回一千五百多個已失傳的泰雅族織品圖騰,重建六百多件泰雅族服裝。此展的亮點是排灣族琉璃珠工藝家施秀菊。她們倆一北一南,以織品及琉璃珠,與台博館典藏的四百件日據時期原住民工藝品相互輝映。
「泰雅族人從出生到踏上彩虹橋,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一塊布料對應。」尤瑪說,出生時,外婆會送給新生兒襁褓布、女孩成年前會自己織片裙、出嫁前要完成新娘服。為人妻、為人母後,還要為全家人預備服裝,直至臨終時踏上「彩虹橋」的裹身布,一生總是在織品伴隨下見證生命史。
分布在不同地區的泰雅族人,他們的編織法也不相同呢
泰雅族編織的Q版的流程圖
各種泰雅族編織服飾與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