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四和週五是LUCIA小姐我休假來去趴趴走的日子啦,這一回連休了兩天,是因為大約兩週前,去上課時,LUCIA小姐我的社大同學問我說:妳要不要來跟我們一起去中部趴趴走ㄋㄟ,於是乎…這兩天我和好友就來跟著我的社大同學一起來去中部趴趴走啦!
苗栗苑裡的藺草文化館是我們此回趴趴走的第一個景點,原本我還以為藺草文化館一定蠻大的,最起碼是文化館,所以應該會比我之前去的台北客家文化園區大吧,結果並沒有ㄋㄟ,小小的一個館而以,大概逛個半小時就了不起了,然而,我們因為不是假日來,所以光是星期四的早上這一個藺草文化館裡,來參觀的人就只有我們4個人,真的是人煙稀少ㄋㄟ,哈哈…不過既然都來了,就好好的參觀一下囉,這一向是LUCIA小姐我的作風啦,接下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位在苗栗苑裡的藺草文化館囉!
藺(ㄌ一ㄣˋ)草文化館
苗栗縣苑裡鎮灣麗路99號
(037)741-319
藺草文化館以藺草生態及"編織文化"為主題,藺草因為莖部具有柔軟、韌性強、不易斷、吸水性強的特性,加上可以除濕、除臭的功能,故成為編織的優良材料。早期『藺草蓆帽』是(苗栗縣苑裡)著名的外銷產業之一,因此在產業沒落後,為了紀念"藺草"給苑裡所帶來的貢獻,經地方的爭取後,特別利用早期農會的舊倉庫改建成為目前的「藺草文化館」。藺草文化館其中規劃有(藺草文化區)介紹藺草的由來、草帽由來、藺草生態,(稻米文化區)介紹米的種類、彎麗米生產、米百科圖表,(農耕文化走廊)與(藺草體驗區)則展示了過去與早期的農耕工具,(帽蓆文化區)則有草帽編織圖表、帽蓆編織示範特區..等,每一個展示區擺放的都是老祖先的智慧,包含各式的"日常生活用品"、"用具"、以及"環境"的展示。
編織文化介紹
藺草製的日常生活用品
大草帽
苑裡鎮農會為了讓「百年召集藺」活動更加豐富,讓遊客有更多的體驗,當時現場安排了一對編織好手姊妹,83歲的陳紅柿和73歲的陳秀森,二位五十餘歲的社區媽媽及二位小學學童,在活動現場進行無敵大草帽編織秀,編織超巨大的藺草帽作品,老、中、青三代,象徵藺編文化傳承的意義。
這張換了一個模式,用HDR模式來拍看看
在以前農業社會,藺草也活用在家庭中的各個地方呢
大灶上的蒸籠與桌上的桌蓋都是藺草編的